|

楼主 |
发表于 2012-3-22 12: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传世可靠的真迹是要在有出土标准器的参照下才可有定论的,但据小弟所知目前国内还没有鸣远杂件这类出土 ...
观古 发表于 2012-3-22 11:32
一个物件,牵涉的书法刻款与印款时,便有了很好的考证凭据,加上大量同类作品的排比,便可以作出客观的论述。
文物的断代,不一定单凭出土依据,清宫旧藏的文物,大多没有入土,是不是就这样大家就没了方向?以书画论,存世的宋画寥寥可数,学者还不是根据笔墨个性,纸卷材质,流传著录,作为研究的参照。
以此类推,鸣远壶上有曹廉讓刻字,曹字的墨迹,加上传世几件可靠的鸣远真迹上的印款,已经给学者们留下大量的信息,建议观古兄仔细阅读,《紫泥清韵》这本书,虽参杂者大量的民国赝品,但是也有不少真品是可以排比出来的。
另外,鸣远作为大家,其技艺手法有一定的个人风格,这些与民国高仿明显不同,大家不要受到民国高仿的迷惑,就抱着审慎甚至怀疑的态度,
以弟所见,民国仿与鸣远的水平差距不小,并不是这么难于区分的。
还是那句话,大多的人都没有认真的研究过目前传世作品中,何者为可靠,何者为对得上印款及对得上曹廉讓书风的,有了标准,便可以进一步的拨乱方正了。共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