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中国壶迷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94|回复: 3

假的明末清初的惠孟臣紫砂壶在拍卖会出售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发表于 2016-11-23 11:3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LATESTNEWS JUST IN:FAKE HUI MENG CHEN ZISHAHU IN A HURRY TO SELL INAUCTION…………………………………………………………………………………….
LATESTNEWS JUST IN: THE OWNER OF PENG QING FU’S FAKE HUI MENG CHEN ZISHAHU WANTS TOSELL HIS FAKE HUI MENG CHEN POT QUICKLY FOR FEAR THE POT MIGHT BECOME WORTHLESSSOON BECAUSE REN FU COLLECTIONS HAS FLAGGED THE POT AS A FAKE.
RENFU COLLECTIONS’ POWER IS INCREASING AND GOOD PEOPLE AND SUPPORTERS OF REN FUCOLLECTIONS CAN NOW SAY IN REVERSE,”IF ONE WORD FROM HUANG QIAN LIANG CAN MAKEA FAKE WORTHLESS POT  FETCHED RMB300,000;THEN INVERSELY, A WORD FROM RENFU COLLECTIONS CAN RENDER THAT SAME RMB300,000 POT A WORTHLESS FAKE POT.”
ENJOYTHE FAKE HUI MENG CHEN POT AGAIN.
P/S..WEWERE TOLD BY A NUMBER OF MAINLAND CHINESE THAT THE OWNER OF THE FAKE POTMR.LIN,WHO GOT HUANG QIAN LIANG TO WRITE HIS BOOK,IS ALSO A FRAUDSTER…HE SELLSA LOT OF FAKE POTS TO MAINLAND CHINA.
http://www.xlysauc.com/news_det.php?id=7028&cid=2
最新消息精选:假的明末清初的惠孟臣紫砂壶在拍卖会出售
最近有人通知我(因为我们忙没有注意),彭清福的这把假壶曾经卖给一个台湾人林彦礼。现在的他们这把假惠孟臣的壶出现在杭州西冷印社拍卖会拍卖。
人们很奇怪他要卖这把壶,黄健亮和林彦礼把这把假壶放在他出版《莲房汲砂》的书的封面。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害怕越多的人知道这把壶是假壶卖不出去。任富收藏的权利越来越大,说这把壶是假的。
现在倒过来讲:假如黄健亮讲一把假壶是真的价值人民币30万,现在我们可以倒过来讲一把价值30万人民币假壶不值钱,原因很简单他是仿造的。
再次祝贺我们。
P /S:根据一些中国人的投诉,拥有这把假壶者台湾人林彦礼,2015年出版的《莲房汲砂》书,他卖很多的假紫砂壶给大陆人,他们和黄健亮是合伙骗人的。
2016西泠秋拍| 浅谈孟臣壶
时间:2016-11-21 06:31:06 作者:西泠拍卖  来源:西泠拍卖
台湾学者、诗人连横有语云:“茶必武夷、壶必孟臣、杯必若琛,三者为品茶之要,非此不足自豪,且不足待客。”似乎孟臣壶已成为了紫砂茗壶的代名词。确实,落孟臣款的紫砂茗壶数量众多,且多为朱泥制器。根据台湾紫砂学者黄健亮先生的粗略统计,在1040件工夫茶壶中,署“孟臣”款者至少占了23.46%。孟臣似乎从一个制作者的名字,变成了一种落款方式。在留存于世的孟臣壶中,有制工粗糙木印章款的潮汕小壶;也有鲜见的工艺精绝的刻字大品,其时间跨度,也从明末清初一直延续至今。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民国李景康、张虹在《阳羡砂壶图考》一书中给出了解答:“孟臣因负盛名,故赝鼎独伙,凡藏家与市肆无不有孟臣壶,非精于鉴赏者莫辨。”这类现象也类似清中期的曼生壶,自曼生壶创烧之日起,便有大量托款制器现世,但这类器物往往与真品相去甚远。
明末清初·惠孟臣制紫泥笠帽壶
款识:孟臣(刻款)
镌刻:竹石居茗助,孟臣。
出版:《莲房汲砂》封面及p28,盈记唐人工艺出版社,2015年7月。
尺寸:13×17.3cm
回过头看惠孟臣的活跃年代,乃是明末清初时期,壶艺名家林立,惠孟臣定有过人之技艺,方才与其“盛名”相符。明末刘源长所着《茶史》载:“迨今徐友泉、陈用卿、惠孟臣诸名手,大为时人宝惜,皆以粗砂细做,殊无土气,随手造作,颇极精工。”可见惠孟臣是与徐友泉、陈用卿齐名的一代名工,可想而知其制壶之功力水平。而《阳羡砂壶图考》:“孟臣制品,浑朴精巧,无不具备”的记载亦可印证孟臣之不俗功力。
那么,怎样的茗壶才算是惠孟臣的真迹呢?黄健亮先生认为,它们应该具备工艺朴雅,款识工整,具晋唐楷书风格,并以钢刀精描深刻等特征。除此之外,泥料与形制亦是具有较高时代辨识度的特点。据目前所见,台湾成阳艺术文化基金会旧藏的“崇雅堂孟臣壶”与此次上拍西泠紫砂专场的“竹石居孟臣壶”为目前学界所公认的孟臣真迹。


2015出版莲房汲砂(1).jpg
20161121西冷拍卖会 (1).jpg
20161121西冷拍卖会 (2).jpg

帖子的最近访客

发表于 2016-11-23 19:53:37 | 显示全部楼层
紫砂壶有些看图片便知其真伪,有些需上手才能辨其真伪,有些即使上手也难断其真伪。这并不是说紫砂学问有多深奥,而是我们的认知有局限性,还没有从本质上去把握和掌握紫砂这门学问的要领。有些大家不看好的东西结果被某人买去后经过仔细观察研究证实是件真品,而大多数人看好的东西结果实践下来却是一件伪品。所以真伪并不是个人一锤定音的,还是要知识与市场实践相结合才能得出结论。我们再三强调,有不同的见解可以阐述,但切忌与人挂钩,以壶论壶是壶迷论坛的宗旨,提高壶迷的鉴赏力使大家玩有所乐才是论坛的目标。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5 16:4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壶之铭 发表于 2016-11-23 19:53
紫砂壶有些看图片便知其真伪,有些需上手才能辨其真伪,有些即使上手也难断其真伪。这并不是说紫砂学问有多 ...

谢谢壶版赏评,您说的不是没有道理。
有些一眼能看出来是假的,有些必须上手看才能断定真伪。需要有眼力鉴别!
难道我说这把壶说错了吗?
谢谢您一直提醒警告我不要直接批评人,我讲的都是实话,以后不会直接的在贵论坛放了。
就此壶论壶,出版书了拿出来销售来骗人,是为了防止人受骗,不讲没有太懂老壶的(半懂不懂的人)就容易受害。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5 16:59:2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壶都会有一定的腐蚀,几十年几百年的壶都出现在壶的身上,所以壶不会骗人,只有人会讲骗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申请友链|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传奇温州mir2wz|rWanBoy Studios|中国壶迷俱乐部 ( 浙ICP备12017229号-5 公安备案105031|105258 )|人工智能    

GMT+8, 2025-2-23 06:38 , Processed in 1.138250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