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中国壶迷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062|回复: 23

[轉貼]精緻細密的古壺刻款技藝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发表于 2006-7-27 22:3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與圖片,抄錄於1989年8月壺中天地第14期。

      「你看這把壺的品相多好,土胎對,身完整,沒破衝,體型棒,造型
正,再看這刻工,刻工精細,刀筆利落,一定是當時的刻工,絕對是窯
內刻,不會是仿品的窯外刻,如是仿品的窯外刻沒有這種技術,做不到
這種刀工,放心買啦!我不做假貨,這種刀工不買你會後悔的啦!!」

       以上這種談論或是推銷詞,我想,你、我和大家都是經常碰見的吧!
當身形、胎土,印款品鑑完之後,字體的刻工便成了這把壺收藏身價的
最重要關鍵。如果刻工真的是精緻細密,壺價和成交的機會都提高了很
多,如果刻工含混刀筆不精,則縱使胎土造型上好,成交的價位也將高
不到那裡去了。刻工既然那麼重要,但是,壺友們在討論刻工內容的時
候卻又總是那麼幾句窯內外刻的項目而已,或是翻出<中國美術家人名
詞典>一書敘述刻款名家的簡歷以證身價。鮮有人願意論及刻刀之走勢
及刀法施工狀況。這都怪明清時代文人雅士們輕視藝匠的技藝,沒將當
時篆刻藝術施工於泥坯之上的技巧和意境詳加記錄,使得後人考證失
據,讓宜興藝術至今只好歸類在工藝藝術的行列中,如若當時有完整的
藝術史料留世,這項全世界絕無僅有的藝術至今將會如繪畫、雕刻一
樣,燦爛光華,吸引著世人的眼光,含著高高的國際身價,讓世人欣
賞。而不是只有台灣收藏界,敝帚自珍似的,逐利哄價,糗事百出。

       篆刻藝術從商周時代已經發展而成了,有很多的學者都認為印章起源
於陶器時代,並且是由印壓在陶器上的花紋發展而成,而且用以為徵信
的印璽也在春秋戰國之間,由實用發展為藉以欣賞的藝術,所以金石刻
印之技巧早已發展成熟,因此將這種技術表現在壺藝時,除了適應陶土
的性質和書法字體的意境之外,已經是駕輕就熟的工作了。

       而金石之術與宜興陶藝又是怎麼配合的呢?這就要看刀工施工的時候
是坯體在那個階段而看探究。

帖子的最近访客

 楼主| 发表于 2006-7-27 22:3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看宜興本廠,宜興自從近代建廠並併入公有制度後,便把刻銘鏤花
之類的工作設為專人專業的製作,聘用刻師為各種砂器銘刻,由於產量
頗大,刻銘要求也不為驚人,而且各種文體、花鳥都各有設計,所以生
產的方式都在泥壺完工後趁著革硬狀態到乾燥之間施工,因此字體較
大,刀法在熟悉和習慣的動作下不停的生產,他們不但很清楚各種泥料
的結構,在水分硬度和刀刻剖畫時產生的的狀況也盡數清楚熟練,所以
在熟練的刀法中也帶著不少刻匠的刀味。而畫匠刻匠們通常都善長刻
王右軍體和顏真卿體,行草大草的張旭由於怕收藏者看不懂,大都避免
不刻,而隸書、金文、甲古文等,因富有裝飾壺身的功能,現代宜興本
廠生產的很多。然而細小又精練的銘刻,則已不能見到一、二,偶而若
一二件特殊的細件,則將坯體先行素燒600至700℃,再將之銘刻(詳述於
後段的素燒坯刻法),所以若論宜興現代的製法,絕大部分都是未經素
燒,而且趁坯體在革硬狀態間施工刻畫的。文體出現以正楷,碑帖則
少,隸書很多,小篆則少見。行書有些,而草書少見。

       再看紅泥壺類,清中以後的紅泥壺,在刻款的清秀犀利上是壺友們一
致推崇欣賞的,尤其最近,台灣玩壺界收玩紫砂多年已經覺得,食甜反
膩的感覺,再加上現代宜興陶型式太花,精緻不足,內涵空洞,多數人
還覺得有些離經叛道,創新有餘,內含無物,所以將收藏方向看回紅泥
小把壺,一時之間風潮洶湧,價漲五倍,紅泥刻款的精品壺變成眾目所
視之物,二十萬以上的精品成交頻頻,有時把我也弄糊塗了。造成紅泥
壺這般身價的原因,雖其壺身的精緻輕薄造工之外,其精細秀麗的

刻工在現代壺上無法相似匹敵,有著很大的原因。
 楼主| 发表于 2006-7-27 22:4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看紅泥壺的坯體,精緻的紅泥壺含砂很少,小把壺則大部份都沒有砂質,若說砂質壺胎的骨,則朱泥小把壺幾乎都是肉胎。非純紅泥的含砂紅泥小壺則是參了細小如泥的天然生砂,這種壺胎常被壺友歸類為紅泥胎類,我們實應將它稱為紅泥參砂的胎質。這二種胎質的紅泥小把壺由於胎土都是水洗的嬌膩細土,篆刻的鐵刀在切刻之際不會像刻紫砂胎土常發生遭遇砂粒而影響精細筆劃或是崩角的現象,所以明清之際,刻款技藝在紅泥壺類上表演到巧奪天工之境,很多壺友經常拿30倍的放大鏡,嘖嘖稱奇的薪賞不已。

        無論紫砂和紅泥,若以大概的分類,有寫泥法、濕坯刻法、乾坯刻
法,和一種極少人發現的素燒坯刻法。寫泥法很有可能使用竹刀或刀頭
略有圓鈍的鐵筆為工具,必須在泥坯完工後趁著濕度尚在革硬狀態時
候,以利落瀟灑的筆劃一次寫就。雖然筆鋒不深,但有一種暢快淋漓的
風格。由於刀筆寫劃在轉折和頓筆處,把泥土推到角落,形成經常可以
看到略高的埂堤,將書法的絕妙意境,用竹筆勾勒的飛逸傳神。
 楼主| 发表于 2006-7-27 22:4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圖1
     寫泥刻款:寫刻的時候泥坯尚含有20﹪以上的水份,也就是在革硬狀
態的前後。使用的是略為圓鈍的鐵筆或是竹刀刻寫,使用的力氣不深且
一次寫就,表皮的泥層被刀筆推向二邊和轉折的角落堆成小泥塊,尤其
山字特別明顯。這種刻款的方式,執筆者必須深懂泥性,運筆老練,而
且對於書法的研究也有深厚的認識,方能刻得精品。

[轉貼]精緻細密的古壺刻款技藝

[轉貼]精緻細密的古壺刻款技藝
 楼主| 发表于 2006-7-27 22:5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革硬的狀態時候,坯體尚含有30%的水份,整個坯體富有彈性和堅固完整,趁著這個時候施行刻銘,不但把握穩定、刻刀易於控制,而且最大的優點便是,刻壞的時候可以隨時補救,不虞刻壞,這便是溼坯刻法。(圖2)但它的缺點卻是刻銘完畢,泥壺尚有待乾時一段頗長的時間,這之間泥壺經常需要搬動,底坐的圈足部分和壺身的周遭都會再被手指和物體碰觸,因而破壞了精緻的刻款,而且在乾燥時間,收縮不平均時也會些微的影響筆劃的走向與比例,所以有比較喜歡等泥壺乾燥定型了之後再以刻銘,這種乾坯刻法沒有補救的機會,刻者必須胸有成竹和經驗豐富,雖然能夠表現刻刀犀利的刀法工藝,但得小心刀鋒轉折時破壞稜線的美感,尤其若是坯體含砂太多,或砂粒較粗,則乾坯刻法實在困難一些。所以,古人刻款是否在乾溼之間交互使用,或是等候時機視狀況而下刀,答案是肯定的。



圖2
    溼泥刻款:刻款的時候也是在革硬狀態的前後,使用的篆刻刀不僅鋒
利而且也精密細刀,推磨這種刀尤其是一門學問。刻款的時候可能需輔
以放大鏡檢視。邊鋒稜線整齊又清楚,那是因為坯體尚是革硬狀態,泥
面尚富有彈性的緣故,所以詳視每個部分很少有鋒面崩塌的現象,再看
本壺因參有不少匣缽粒(熟砂)以制作梨皮的效果,所以縱切面可以看
到不少的白色砂粒。刻款者都很有技巧的加以避開,除了中字的右邊造
成破崩和允字第三劃中有個砂粒強行切除割之外,其他的砂粒都可清楚
看到,並也有些造成擁擠的輕微現象。如公字的最後一筆。


[轉貼]精緻細密的古壺刻款技藝

[轉貼]精緻細密的古壺刻款技藝
 楼主| 发表于 2006-7-27 22:5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過無數巧奪天工的刻款,除了驚嘆古人藝匠之高超外,經常都以乾溼刻法
來肘量當時方法,但我也經常的懷疑施工的可行性,因為有好多如蠅頭大小的細字
在放大鏡下,它們都刻得筆劃絲毫不鬆,不盡使我想到下列的狀況:
    有好多與當時文人書法家合作的刻款作品有很多種配合的方法,如求字、求刀
、求詩句等現象刻銘上壺,如果不是刻師在窯場候刻,便得遠送求刀,遠送的泥壺
來回奔波必定受傷或刻銘破損,而且如蠅頭大小下刀又深的字體,不論乾溼坯,都
不太可能將泥面照顧的細膩平整。使我懷疑古人尚有它法刻鑿?加上我經常替壺友
們再燒古壺,將坯身不夠堅硬的茶壺,再以進窯燒煉到應有堅硬度。其中有不少是
酥鬆如瓦,卻刻款筆跡驚人的古品,灰落落的沒有紅泥或紫砂的面相,經我高溫燒
煉,卻每個變得晶瑩、潤透、天生玉質。我替壺友們燒過很多這樣的古壺,在我還
沒完全確實證明清楚前,我一直在奇怪著這些作品有很多在刻工方面都是精品,在
當時怎麼會只燒到這麼低溫就脫離陶師之手而出廠呢?而且當時的藝匠們對於窯火
的控制和火候燒結的溫度都視為最後最重要的關鍵。因為縱使泥壺做得再精再好,
如在窯火燒煉時候沒有鍛煉到堅如玉石,仍舊是泥坯或是瓦片,而不是扣有金石之
音,價如黃金的紫砂茶壺。於是經過半年多的考據和印證,我終於發現了一項古壺
刻款的密秘,證實我的猜測沒錯,今將之報告如下:
 楼主| 发表于 2006-7-27 23:04:42 | 显示全部楼层
為了留意我手中這些古壺燒窯的變化,我收集了一些資料和照片,作
為證明向壺友們說明(圖4至11),首先我們知道不論篆刻刀的鋒芒無論
如何犀利細小,切劃泥坯時候,總會發生崩角和稜線不清利的現象,加
上坯體裡面參了細砂或匣缽粗粒;要刻娟秀的字跡則就更難了!若能泥
壺先行素燒至600℃以上或甚至900℃後再行書寫刻款,埤體便會結實,表
皮也會平均堅硬,細砂會與泥土互相嚴密咬合,刻刀切割時不致推擠移
動。這種準確雕鑿感覺,完全與刻印石材料一模一樣,刻去的泥料用氣
一吹會輕輕的飛開。刻刀在各個角落可以在放大鏡下,按照書法的神,
精細的切刻,就是碰到粗大砂粒也不必迴避,逕將之切割劃破後慢工細
活的精雕一番(圖3),這種低溫素燒完再刻銘的好處,尚有方便一面,
那便是遠送求刀和候刻時不虞碰壞或是搬運途中將刻銘的精細部份,因
觸碰而破壞。因為低溫的燒煉已使壺身的坯體變成了低溫軟陶,雖然不
似硬陶的堅如金石,但渾身已結實團結,不論等候多久,隨時再入窯燒
煉便會是完整的精品。


圖3
乾埤刻款:做好的茶壺泥坯放置乾燥後,才以毛筆書寫字體(有些沒用
毛筆打稿,直接用刀刻寫),再以刀跟筆刻劃,由於壺身已經乾燥不具
延展性和彈性,刀落的時候被切劃的泥面紛紛的崩落,就像咬香酥酥的
脆餅一樣,所以邊緣的稜線經常崩坍成鋸齒狀,(如子字的第二劃)已
經乾燥的坯體如果刻壞了是不能補救的,所以不能進行太細的筆劃和字
體,大部分都用來刻在壺身上方的詩詞或是花鳥樹幹比較方便。您若用
心察看,這二字不但字體大,而且修了又再修,所以縱切面不是很利落

,刀勁不是很清利。

[轉貼]精緻細密的古壺刻款技藝

[轉貼]精緻細密的古壺刻款技藝
 楼主| 发表于 2006-7-27 23: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好多的壺友對於素燒坯刻銘的茶壺常常誤判為窯後刻,在這裏順便探討
其中的區別,雖然素燒坯的溫度已在700℃上下,但坯體裡的石英組織在1140℃以上
前是不共晶的,所以素燒坯的結構除了有機物質會被燒化和構造稍微結實以外,不
但組織還沒有收縮,而且氣孔率還是與乾燥坯一樣多的。也就是各個小分子並沒有
開始出現燒結的現象,這個現象必須在高溫燒結中才會共晶並出現晶體的光澤,所
以素燒坯刻銘完再高溫燒煉之後,切割的斷面還是與乾坯刻款的壺有相同的面相,
只是切割的斜面比較整齊,並且稜線邊沒有不均勻鋸齒狀線條,希望壺友用放大鏡
去試看清楚比較就不會誤認為是窯外刻的壺了!
   

圖4
描邊剔泥刻款:這個刻法是以刀跟筆而刻的方法,講求書法的筆意而不
講求刀意,與圖5的三刀法是完全不同的目的。先以清秀的書法寫,刀鋒
則忠實的跟隨黑墨的邊緣描寫每劃的二側,再以鋒利的刀尖將中間的泥
土逐漸的剔落,留下很多刀尖挑剔的尖眼,卻也別有一番風味。如果以
乾拓法拓印,書法的筆韻則又可以顯示出來,這便是劃泥法的目的和優
點。

[轉貼]精緻細密的古壺刻款技藝

[轉貼]精緻細密的古壺刻款技藝
 楼主| 发表于 2006-7-27 23: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圖5
三刀切泥法:這便是大家常談到的三刀法。刻款的時候以習用的手法下刀,講求刀
勁的美感,並不完全遵守書法的筆韻,有些甚至沒用毛筆先行打稿,直接以刀刻鑿
。三刀法指的是兩邊和頭的三邊看起來的感覺,但經常超過三刀來描刻,並不是一
定使用三刀。三刀法在用刀的功夫上比較其他的方法講究,刻劃的程度比較深,而
且一刀一落絲毫不茍。詳看此壺坯體含砂量不少(用以製造梨皮的效果),加上字體
細小,每一筆畫的稜線卻都整齊清利,刀鋒轉折的地方,泥面也沒有被推動的感覺,
由此判斷,很有可能是先行素燒再以刻款方法來施工的。

[轉貼]精緻細密的古壺刻款技藝

[轉貼]精緻細密的古壺刻款技藝
 楼主| 发表于 2006-7-27 23: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圖6
這是出土時候的模樣,灰落落的泥味十足,檢視之下,火候溫度只有700℃左右,雖
然已具粗陶的陶相(不溶於水),但尚是如瓦片一樣鬆軟易碎。700℃的火候雖然已將
有機物質和含炭色素燒化、揮去,但其燒結的程度尚是結構疏鬆和多孔吸水率高的,
如將之裝水裝置,不久將可看見渾身滲水,溼漉漉的汗水淋漓。古人冶陶講求火候
鍛煉,這種火候若說是已經成品並將之放出窯,是不可能的推想,所以一定有其原
因之所在。因刻壞了放棄燒煉呢?還是遠送求刀因碰殘不完整而棄燒?然後流落至
今?

[轉貼]精緻細密的古壺刻款技藝

[轉貼]精緻細密的古壺刻款技藝
 楼主| 发表于 2006-7-27 23:2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圖7
經由我高溫燒結的完成品:本是土樸樸的泥瓶現在是結晶細密,光潔亮麗的段泥宜
興作品,堅硬的陶身有著清脆如金石敲擊聲音,表皮不但光彩晶螢和密不透水,並
且也結構緊密堅硬又團整,從此再經千百年也不怕會風化鬆散了。再看刻款部份,
這些字款很清楚的可以判斷是先由墨水書寫完成後,再以刀跟著墨跡刻鑿的,刻劃
的狀況很重視筆趣,而不強調刀趣,所以不但佈局完整,而且字裡行間墨跡十足,
沒有刻匠習慣的動作。這個段泥的花瓶如果沒有這些詩句的粧點,就沒有全整的
感覺,也沒有文化精神的存在,也就會只是一只普通的宜興段泥花瓶而已,難怪刻
款藝術在紫砂工藝上佔著畫龍點睛的重要席位,收藏家們也經常以刻款的筆觸和書
法作為價值的衡量。

[轉貼]精緻細密的古壺刻款技藝

[轉貼]精緻細密的古壺刻款技藝
 楼主| 发表于 2006-7-27 23:3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圖8
尚是出土未燒前的刻字部分鏡頭;可以看到坯身很多的發黴痕跡,皮面已經被陶匠
用工具擂磨平整,但也留下不少工具和手掌的痕跡。不少泥粉填充在刻款的凹槽裏
,但清晰可以感覺到運刀的人很用心的遵守墨跡而刻劃,所以字裏行間佈局很自然
的分佈著。刻鑿的手法不是三刀式,而且跟隨毛筆藏鋒的手法而刻。邊緣很整齊,
切割的很準確,沒有溼坯刻劃推動泥面的痕跡,也沒有乾坯刻劃時刀緣碰坍稜線的
感覺,若與端硯或石材篆刻的痕跡比較,幾乎一模一樣,而700℃的素燒坯體的硬
度,則與壽山軟石和端溪石相去不遠,所以將陶瓷坯體先行素燒再以篆刻刀刻款,
不但硬度質材相仿,篆刻師也能熟悉應付,並精細完善的施工,您說古人會沒想到
嗎?

[轉貼]精緻細密的古壺刻款技藝

[轉貼]精緻細密的古壺刻款技藝
 楼主| 发表于 2006-7-27 23:4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圖10、11
「島」字燒窯前後的特寫鏡頭:很多壺友曾經將素燒坯體的刻款誤判成窯後刻款,
這二張燒窯前後的特寫可以提供給壺友們做資料。本品的篆刻手法使用的不是三刀
切字法,所以沒有銳利的刀尖筆觸。反而是圓鈍的刻劃底槽,那是因為原先的毛筆
書法是藏中鋒的筆觸,所以刻款者也珍惜筆意,沒有將銳利的刀鋒表現出來。圖10
的每一個筆劃中都可以清晰的看見泥土切割的剖面層次,到處都呈現多縫的砂粒結
構。在圖11中,這些砂粒間的細縫不見了,而且原先的砂粒都變成如砂糖狀的光澤
溼潤。原來每個細砂和泥料都已半溶並融合成共晶狀態,這個燒結共晶的現象,不
僅使坯體組織緊湊細密的結合,變成不滲水的身筒,也使整個的陶瓶體積縮小了13﹪。

[轉貼]精緻細密的古壺刻款技藝

[轉貼]精緻細密的古壺刻款技藝

圖12、13
「春」字燒窯前後的特寫鏡頭:圖12是未燒前的狀況,從這個字裡可以很清楚看到
運刀的狀況,刀勢的走向和每筆劃需用幾刀雕刻的施工狀態都可以揣摩得到。這件
土胎含砂量很高,因此切刻的剖面砂粒跟隨刀鋒鬆脫的現象在三橫中可以看到不少。
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五劃的尾端處和日字的中間有一條被物體或是刀鋒不小心磨劃到
的小斜線,而這個小斜線沒有革硬狀態的皮質現象,在高溫燒煉後變得不清楚了(圖
13),這個小線索告訴我們,這些刻劃不是在泥坯的時候刻的,是在胎身狀況較硬
的時候刻劃到的(也就是素燒坯)。再如第四劃的尾端有塊小小的泥渣,在圖12未
燒前看起來堅硬的黏著,果然在圖13燒煉之後依然堅固的黏著並有共晶的光澤。這
也可以證明,刻刀在堅硬的素燒坯上沒有像在乾坯上輕鬆的將泥粉刻落的現象。


[轉貼]精緻細密的古壺刻款技藝

[轉貼]精緻細密的古壺刻款技藝
发表于 2006-7-28 17:49:56 | 显示全部楼层
高人的研究,拜读学习了
发表于 2006-7-29 17: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兄好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申请友链|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传奇温州mir2wz|rWanBoy Studios|中国壶迷俱乐部 ( 浙ICP备12017229号-5 公安备案105031|105258 )|人工智能    

GMT+8, 2024-10-3 00:30 , Processed in 1.366061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