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杨从昔归下山,从临沧直飞昆明,目标是中茶。
中茶是一切老茶之源。从昆明关上中茶大厦,中茶旗舰店,然后到跑马山昆明茶厂,从中茶国内销售部的同事到昆明茶厂领导,我们一一拜望。
今天的中茶已经不再是当年的中茶,看着忙碌的同事,井然有序的生产线,各种机器在运行,古老的厂房里洋溢着新的活力。跟2007年比,无疑,从原料到工艺,都有了飞跃。尤为振奋人心的是,投资数百万元建设的熟茶分筛、除尘、静电筛选、数控拼配匀堆等一体化生产线即将运营,让我充分感觉到了这个行业的进步。
今天的中茶,给人感觉到了务实和努力。今天我看到的生产线上原料,在大厂茶里是罕见的,虽不是名山古树,但在台地小树茶里,绝对算得上优良。挑拣黄片和杂质的工人、高速运转的茶叶机械无疑让杂质更少,这跟07年相比,是质的跨越。去过许多茶厂,在大厂里面,目前中茶的生产线和管理绝对名列前茅。
或许在许多人的印象里,中茶形象不佳,中茶这几年在市场上影响力也不大,但今天这个过程,让我看到了中茶的巨大进步,如果持之以恒下去,中茶的崛起一定可以期待。
即将离开的时候,早已过了下班时间,中茶的员工仍然在加班加点,显示了目前良好的销售势头。云南中茶副总经理兼兼昆明茶厂厂长王永森略显憔悴的面容也说明了这一点。他已经连续和同事加班了很多天。他最大的愿望是尽快完成熟茶自动化生产线,彻底改变人们对熟茶的印象,我相信这将是普洱茶彻底进入工业化的标志,也将成为中茶的核心竞争力。
我想在这里再次强调一点,中茶公司一直都有工厂在连续运营,而非外界所传言的中茶无工厂,全部贴牌生产。这种说法,更多是一些制造和销售中茶伪劣产品厂商或者茶商的说辞。位于跑马山的中茶云南茶厂,自1976年一直在连续生产。而昆明茶厂,在1994年后停业,2006年恢复生产。
或许中茶的国营体制会对应对市场的灵活性有不利影响,但现在的产品质量,从我今天的角度来看,与当年相比的确进步了很多。或许这几年中茶广告打得不多,但产品质量本身就是最好的广告。从大规模制茶的角度来看,中茶正在慢慢领先。
感谢中茶,自1938年以来带给我们许多经典产品,感谢中茶,让我清醒认识到,目前普洱茶行业的竞争,并不仅仅只是山头上原料之争,大规模自动化系统的运用将构建新的竞争力。大滇工厂的建设,绝不会在这一点落后。
大滇飞扬于2013年4月26日昆明
大滇春晓 QQ:2529675648 MOB:13640808044
大滇茶友俱乐部招募茶友中:172885548
(招募中。。。)入群验证:春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