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中国壶迷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02|回复: 11

陈鸣远是何时人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发表于 2013-10-1 09:56: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杨世明 于 2013-10-23 07:40 编辑

陈鸣远是何时人
       一代紫砂大师陈鸣远,人们只知大致是康熙年人,稍微具体一点的则众说纷纭。
       从现有比较确实的史料作点力所能及的论证。在查证之中,我发现陈鸣远纪年的调查有两个难点,一是康熙二十五年《宜兴邑志》为其立传时,陈鸣远的年龄。二是雍正四年之后,陈鸣远又生活了几年。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一丸土”,是我们熟知的汪文柏所作《陶器行赠陈鸣远》中的名句。他在长歌里还说:“我初不识生,阿髯尺素来相通。”阿髯,即是宜兴的陈维崧,人称“阿髯”。《清史稿·文苑》中记载,康熙十八年陈维崧“始举鸿博,授检讨、修明史,在馆四年,病卒。”由此可知,汪文柏与陈鸣远相识一定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之前。
      在那个时期,陈鸣远与当时的文人、名士接触广泛、深入,得到陈维崧、汪文柏、杨中允、曹三才、张柯、马思赞等人的器重,常常为陈鸣远的壶艺作品题写壶铭,“仿得东陵式,盛来雪乳香”,经宋伯胤考证就是曹三才的大作。汪文柏还对陈鸣远作了 “古来技巧能几人,陈生陈生今绝伦”高度评价。
       康熙二十五年(1686),陈鸣远的老乡,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徐喈凤(竹逸)主修了《宜兴邑志》。他为陈鸣远写的小传说:“鸣远工制壶、杯、瓶、盒诸物,手法在徐士衡(友泉)、沈士良(君用)间,而款识书法雅健,有晋唐风格。”并说:“其年虽未老,而特为表之”。
       陈鸣远结识那么多文人、学士,有如此成就,又有县志立传,且说其“其年未老”,似大致处在“不惑之年”。因之,以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陈鸣远为40岁计,当是顺治三年(1646)左右生人(康熙二十五陈鸣远的具体年龄是考证的难点之一)。
      据福建漳浦博物馆资料,1989年发掘清乾隆二十三年蓝氏墓,出土陈鸣远仿古款朱泥壶一枚,为全国唯一出土的,有年代的陈鸣远作品。
       朱泥壶壶底刻有“丙午仲夏,鸣远仿古”的款识。按传统纪年查询,清康熙五年(1666年)和雍正四年(1726年)均为“丙午”年。漳浦县博物馆馆长王文径先生在《清蓝国威墓和陈鸣远制紫砂壶》一文中,从蓝氏墓及其出土文物考证,把出土的陈鸣远壶款断为雍正四年的“丙午”(1726年)。著名陶瓷史家宋伯胤先生也赞成王馆长的论断(见《宋伯胤说陶瓷》)。
       那么,若以此论,康熙二十五年(1686)到雍正四年(1726)为40年(此40年,是比较扎实的时间),此时陈鸣远大约80岁(雍正四年之后又在世几年,是考证的难点之二)。
       据此可推测,陈鸣远生于顺治三年(1646)左右,到雍正四年(1726)仍健在,享年84岁左右。康熙在位61年,陈鸣远的壶艺创作生涯,几乎贯穿于康熙执政的整个岁月。其中康熙十八年至二十五年,也就是陈鸣远30岁至40岁,是有文字记载的陈鸣远壶艺创作活动最为活跃、影响最大的时光。
        一家之言,事实如何?有待更具体的扎实史料。
                                                                     杨世明于《金岛山寺》2013831日星期六

帖子的最近访客

发表于 2013-10-22 20:3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
清初没有官方版本的《宜兴县志》,只有徐喈凤的非官方版的《宜兴县志》,可惜也遗失了,这是记录陈鸣远最详实记录的古籍,仅见于名陶录的引用。其他如诗、赋、赞、歌等也有零零落落的传述,惜当不了佐证,只能参考。关于陈鸣远生辰,顺治末的可能性略高于康熙初。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3 07:40:1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共同关注!
发表于 2013-10-23 11:3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  有学新知识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4 21: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关注!
共同学习!
发表于 2013-11-8 10:4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末清初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11-30 08:26:0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关注这个话题!
发表于 2013-11-30 17:0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请教楼主木章款是什么时候开始用的?鸣远用过木章款吗?陈鸣远学徒时就能做出神品?就能连做带刻款?
发表于 2013-11-30 17:06:19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516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5 11:01:5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看江壶”友!
对于这个问题,我没有研究,看到陈鸣远的实物少,是研究具体问题的一大难点。
我们共同努力!
祝好
发表于 2013-12-16 12:5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杨世明 发表于 2013-12-15 11:01
谢谢“看江壶”友!
对于这个问题,我没有研究,看到陈鸣远的实物少,是研究具体问题的一大难点。
我们共 ...

杨兄大家一起学习
发表于 2013-12-21 09: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申请友链|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传奇温州mir2wz|rWanBoy Studios|中国壶迷俱乐部 ( 浙ICP备12017229号-5 公安备案105031|105258 )|人工智能    

GMT+8, 2024-10-1 18:22 , Processed in 1.301855 second(s), 4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